教育部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的申報工作已經啟動,請積極做好宣傳工作,組織有關教師積極準備,及時申報。現将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獎項設置和獎勵範圍
1.評獎學科範圍
本次評獎的學科範圍包括:(1)馬克思主義;(2)思想政治教育;(3)哲學;(4)邏輯學;(5)宗教學;(6)語言學;(7)中國文學;(8)外國文學;(9)藝術學;(10)曆史學;(11)考古學;(12)經濟學;(13)管理學;(14)政治學;(15)法學;(16)社會學;(17)民族學與文化學;(18)新聞學與傳播學;(19)圖書館、情報與文獻學;(20)教育學;(21)心理學;(22)體育學;(23)統計學;(24)港澳台問題研究;(25)國際問題研究;(26)交叉學科。
2.獎項設置和名額
獎項分著作獎、論文獎、研究報告獎和成果普及獎。除成果普及獎不分等級外,其他獎項分設特等獎和一、二、三等獎。
本屆評獎的獎勵名額總計900項左右。按照确保質量的要求,允許各學科各個等級的獎項有空缺。
二、申報資格與要求
本屆評獎參評成果範圍是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間的下列成果:(1)著作(含專著、編著、譯著、工具書、古籍整理作品等);(2)學術論文;(3)研究報告(含調研報告、咨詢報告等);(4)普及讀物。我校具體申報資格與要求如下:
1.申報者資格:
(1)我校在編在崗的教師和研究人員(包括離退休人員)均可申報。
(2)在我校開展實質性研究工作的兼職人員,成果發表時署名單位标注我校的,可從我校申報。
(3)申報者原則上應是申報成果的作者或者合作成果的第一署名人。合作成果在征得其他作者同意的情況下,可由第一署名人以外做出主要貢獻的作者(含通訊作者)申報,但獲獎後正式公布名單和獎勵證書中的排名仍以成果的實際署名順序為準。
(4)近年已故作者的成果,系在本屆評獎申報時限内首次公開發表出版的,經法定繼承人同意,其獨立完成的成果,可由作者生前所在單位提請申報;其作為第一署名人的合作成果,可由其他做出主要貢獻的作者申報。
(5)每位申報者限申報一項成果;合作成果限一人申報,或以課題組名義申報。
2.參評成果資格與要求
(1)本屆參評成果的起止時間定為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未公開出版的研究報告以被有關部門采納的時間為準。
(2)多卷本研究著作以最後一卷出版的時間為準,在符合上述申報時限的情況下做整體申報。
(3)叢書不能作為一項研究成果整體申報,隻能以其中獨立完整的著作單獨申報。
(4)個人學術文集(含論文集),在本屆評獎申報時限内公開出版且首次發表内容不低于50%的,可作為著作類成果申報;多人撰寫的論文集隻能由論文作者以單篇申報。
(5)圍繞一個專題,以個人或課題組名義發表于同一刊物同一标題的系列論文,可作為論文類成果整體申報。但圍繞一個專題,發表時标題各不相同的系列論文,不能做整體申報,隻能選擇其中的一篇論文申報。
(6)研究報告,須提交實際應用部門(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大中型以上企業等)的證明材料。
(7)普及獎申報成果形式為著作類,須提交關于成果效果和社會影響方面的佐證材料,包括圖書發行量、書評、相關新聞報道、受衆反響等。
(8)以外文公開出版、發表的成果,申報時應當附有30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
3.下列成果的申請不予受理:
(1)違反學術規範或者著作權存在争議的成果;
(2)教材和教輔;
(3)不能提交實際應用部門證明材料的研究報告類成果;
(4)文學藝術類作品。
三、申報步驟
1.申報者登錄社科網(www.sinoss.net/2015/0113/52682.html)下載《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申報評審表》(也可從本通知附件欄下載,以下簡稱《申報評審表》),按填表要求填寫、打印《申報評審表》,并提交電子版和紙質版給單位科研秘書。請注意《申報評審表》啟用2015年新版本,以前版本無效。
2.準備申報材料,包括:《申報評審表》、申報成果及相關證明材料。
3.裝訂報送申報材料,方式如下:
(1)著作類、論文類、研究報告類成果《申報評審表》一式10份(至少1份原件),普及類成果《申報評審表》一式12份(至少1份原件),統一用A4紙打印。
(2)著作類、普及類成果一式5份(冊數較多的多卷本可報送一套),須在封面右上角用不幹膠加貼标簽,标明申報單位、申報者和所申報的學科。
論文類成果一式10份(至少1份原件),包含刊物封面、目錄和版權頁,分别附在《申報評審表》後統一裝訂。
研究報告類成果摘要一式10份,同成果采納證明等一起,分别附在《申報評審表》後統一裝訂;研究報告全文一式5份,須在封面右上角用不幹膠加貼标簽,标明申報單位、申報者和所申報的學科。
(3)申報成果的相關證明材料與《申報評審表》份數一緻,統一裝訂在《申報評審表》後;論文和研究報告類成果按《申報評審表》、成果、證明材料的順序裝訂。
(4)将《申報評審表》、申報成果及其他附屬材料裝入一個标準資料袋,封面貼上《申報評審表》首頁;
(5)提交申報材料給本單位科研秘書,同時提交《申報評審表》電子版文檔。
4.科研秘書對《申報評審表》和申報成果進行形式審查,确保表格填寫和材料裝訂準确、規範。并對本單位申報材料進行彙總,填寫《申報一覽表》(待教育廳通知下來後再發送)。《申報一覽表》務必仔細審核,使之與《申報評審表》和申報成果一緻、準确無誤。
四、材料上報時間及要求
本屆評獎實行限額申報,學校将根據上級指示擇優推薦。請各二級單位認真做好申報組織工作,申報者務必認真閱讀申報通知及附件,按照申報要求仔細填報《申報評審表》并準備相關附件材料。
本屆評獎實行單位網上申報,時間緊,任務重。請科研秘書務必于2015年3月10日前,彙總本單位申報情況,填寫《申報一覽表》,并将《申報一覽表》、《申報評審表》及其附件材料統一送交社會科學處,逾期不再受理。
五、未盡事宜,請參閱本通知附件的相關内容。
聯系人:段斌
聯系電話:58290526
社科處
2015年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