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通知公告

關于開展第十一屆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獎勵工作的通知

 
附件:
湘教通〔2015〕342号
 
關于開展第十一屆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獎勵工作的通知
 
各普通本專科學校:
為進一步推動高等學校高度重視人才培養工作,切實強化教學中心地位,激勵廣大教師和教學管理工作者積極投身教學實踐,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着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我廳決定組織開展第十一屆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獎勵工作(以下簡稱獎勵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本次獎勵工作采取限額申報的辦法,請各高校嚴格按照教學成果獎評審的有關規定及限額指标(見附件1)推薦。
二、本次獎勵工作按《第十一屆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獎評審獎勵實施辦法》(見附件2)組織實施。
三、推薦的教學成果須提交以下材料:
1.《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獎申報書》一式3份(見附件3);
2.教學成果報告一式1份(格式見附件4);
3.反映成果的主體材料(論文、著作、經驗總結、成果鑒定書、獲獎證書、項目結題或驗收證明文件等)及有關附件材料一式1份;
4.國家、省或學校關于批準該成果相關項目立項研究的文件。
上述材料請用牛皮紙袋裝好,并将成果獎申報書封頁複印後貼在紙袋外,每個項目裝一袋,多于一袋不予受理。 
四、申報要求
1.各高校要廣泛發動教師積極申報,精心組織遴選推薦工作,應建立嚴格規範的評審制度和公示制度,遴選結果應在學校網站主頁顯要位置公示,公示時間不少于10天,并開通監督舉報電話和郵箱,公示無異議後方可推薦上報。
2.凡申報省級教學成果獎的成果,必須經學校遴選後擇優推薦,甯缺勿濫。已獲省級教學成果獎的成果,無新的重大突破和創新成就的,不應再申報。我廳不受理任何個人申報材料。
3.各高校應大力支持一線教師積極申報,現任學校領導主持申報的成果推薦數量控制在推薦限額的20%以内,教學一線教師主持申報的成果應占2/3以上(一線教師是指在高校從事一線教學的專任教師,學校領導和學校行政部門工作人員不屬此列)。
4.各高校推薦申報教學成果獎時應統籌考慮普通本專科教育和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各類成果。舉辦了成人教育和網絡教育的本科院校在推薦限額之外,可分别推薦1項成人和網絡教育優秀成果參與評獎,甯缺勿濫。
5.推薦評獎的成果可以是國家、省或學校正式立項并結題課題的研究成果,也可以是學校特别是基層院系、一線教師多年來開展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過程中已取得較大影響的實踐成果。
6.同一所學校内容相同或相似的項目限報一項。個人作為成果主要完成人申報的成果不得超過2項。
7.獨立學院的成果由各獨立學院組織申報,納入主辦學校統一評審,按限額擇優推薦。獨立學院推薦的成果必須是專門研究獨立學院教育教學改革的理論或實踐成果。
8.請學校将推薦公文、《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獎申報彙總表》(見附件5)、申報書及相應的電子文檔,連同其他材料,于10月30日送到湖南省教育廳小二棟一樓,其他時間不予受理。聯系人:曾思亮,聯系電話:0731-84720851,電子郵箱:29330035@qq.com
 
附件:1.第十一屆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獎推薦指标
2.第十一屆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獎評審獎勵實施辦法
3.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獎申報書
4.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報告格式
5.第十一屆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獎申報彙總表
 
 
                                   湖南省教育廳
                                  2015年7月24日
 
附件1
第十一屆湖南省高等教育
省級教學成果獎推薦指
 
序号
學  校  名  稱
推薦數
1
國防科技大學
16 
2
中南大學
29 
3
湖南大學
21 
4
湖南師範大學
19 
5
湘潭大學
19 
6
長沙理工大學
17 
7
湖南農業大學
17 
8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17 
9
湖南中醫藥大學
13 
10
南華大學
16 
11
2003网站太阳集团
16 
12
吉首大學
13 
13
湖南工業大學
14 
14
湖南商學院
11 
15
湖南理工學院
11 
16
衡陽師範學院
10 
17
湖南文理學院
10 
18
湖南工程學院
10 
19
湖南城市學院
10 
20
邵陽學院
10 
21
懷化學院
10 
22
湖南科技學院
10 
23
湘南學院
10 
24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
10 
25
長沙學院
10 
26
湖南涉外經濟學院
10 
27
長沙醫學院
10 
28
湖南工學院
29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
30
湖南财政經濟學院
31
湖南警察學院
32
湖南女子學院
33
長沙師範學院
34
湖南醫藥學院
35
湖南信息學院
36
湖南交通工程學院
37
湖南應用技術學院
38
湖南師範大學樹達學院
2
39
湘潭大學興湘學院
2
40
長沙理工大學城南學院
2
41
湖南農業大學東方科技學院
2
42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涉外學院
2
43
湖南中醫藥大學湘杏學院
2
44
南華大學船山學院
2
45
2003网站太阳集团潇湘學院
2
46
吉首大學張家界學院
2
47
湖南工業大學科技學院
2
48
湖南商學院北津學院
2
49
湖南理工學院南湖學院
2
50
湖南文理學院芙蓉學院
2
51
衡陽師範學院南嶽學院
2
52
湖南工程學院應用技術學院
2
53
湖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3
54
邵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3
55
益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3
56
湖南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2
57
湘南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2
合      計
480
 


附件2

第十一屆湖南省高等教育
省級教學成果獎評審獎勵實施辦法
 
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調動教育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鼓勵教育工作者積極開展教育教學研究和實踐,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學基本建設,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和教育質量,促進高等教育内涵發展,更好地适應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根據《教學成果獎勵條例》和國家有關文件精神,特制訂第十一屆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獎評審獎勵實施辦法。
一、成果獎勵範圍
1、全省普通本專科學校(不含高職)及其教育工作者。
2、教學成果獎授予在高等學校教學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取得顯著成果的集體和個人。
3、教學成果主要包括:
(1)針對教育對象的特點和人才培養的要求,在轉變教育思想,優化培養方案,改革課程體系,更新教學内容,改進教學方法、實驗技術,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德智體等全面發展,提高教學水平和教育質量等方面的成果。
(2)根據教育目的和教育教學規律,在組織教學工作,推動教學改革,加強專業(學科)、教師隊伍、課程、教材、實驗實習基地、學風建設和現代教育技術應用,促進産學研相結合,實現教學管理現代化等方面的成果。
(3)結合自身特點,推廣、應用已有的教學成果,并在實踐中進一步創新和發展,顯著提高辦學效益和人才培養質量等方面的成果。
符合上述規定,并且經過兩年以上教育教學實踐檢驗,達到以下标準的成果可獲得省級教學成果獎:
省内首創并達到國内先進水平,在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深化教學改革、規範教學管理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對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實現培養目标有突出貢獻的,可獲得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在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深化教學改革、規範教學管理等方面取得較大突破,對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實現培養目标有重要貢獻的,可獲得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在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深化教學改革、規範教學管理、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等方面取得比較顯著成效的,可獲得省級教學成果三等獎。
實踐檢驗的時間應從正式實施教育教學方案的時間開始計算,不含研讨、論證及制定方案的時間。
4、在同等水平的情況下,老少邊窮地區的高校取得的成果和長期從事公共課、基礎課教學的教師取得的成果優先獲獎。教學成果獎勵向一線教師傾斜。
教學成果獎勵的重點是能夠針對目前高等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有效解決辦法、實施效果顯著、具有創新點和應用推廣價值的成果。
二、成果的申報
1、申報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的人員,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忠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自覺踐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為人師表。
(2)直接參加成果的方案設計、論證、研究和實施全過程,并做出主要貢獻。
(3)直接承擔高等教育教學工作(含教學管理、教學研究和教學輔助工作,下同),一般要有連續三年以上從事高等教育教學工作經曆。
集體完成的成果,由成果的主要完成人申報。每項成果的主要完成人一般不超過5人。
2、成果的主要完成單位,指在成果的方案設計、論證、研究和實踐的全過程中做出主要貢獻的單位,應與成果主要完成人所在的單位一緻。
每項成果的主要完成單位一般不超過3個。
3、申報省級教學成果獎,須由成果完成人提出申報,經學校評審委員會評審後,擇優推薦。
三、成果評審和争議處理
成立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獎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評審委員會)負責評審獎勵工作。評審委員會下設辦公室,挂靠在湖南省教育廳高等教育處,負責評審獎勵工作的具體事宜。
省級教學成果獎實行公示制度。教學成果獎的獎勵工作遵循公開、公平和公正原則,接受社會監督。任何組織和個人都可以在成果公示期内(公示期1個月)提出異議。對成果的異議應以書面形式提出,單位提出的異議須寫明聯系人的姓名和聯系地址,并加蓋公章;個人提出的異議須寫明本人的真實姓名、工作單位、聯系地址,并由本人簽名,否則不予受理。省教育廳對提出異議的單位或個人将給予保護,對誣告者将追究責任。對有争議的成果,省教育廳将組織相關人員或責成有關學校核實。如經查實确屬弄虛作假的,即取消成果的獲獎資格。
四、成果獎勵
1、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獎設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成果特别突出的,可授予特等獎。
2、對獲獎成果,向主要完成人頒發榮譽證書和獎金。
3、教學成果獎獎金歸獲獎者所有,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截留。獲獎情況記入個人檔案,作為評定職稱、晉級加薪的重要依據。
本實施辦法由湖南省教育廳負責解釋,各校可根據國家有關文件精神和本辦法制定學校教學成果獎評審獎勵具體實施辦法。
 
 
 
附件3
 
湖南省高等教
省級教學成果獎申報
 
 
成  果  名  稱   
 
成果完成人姓名  
 
成果完成單位名稱
 
成 果 科 類 
 
類 别 代 碼             □□□□
 
填 表 時 間              年     月     日


填表說

 
1.成果名稱:字數(含符号)不超過35個漢字。
2. 成果科類按照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教高[2012]9号)的學科門類分類(規範)填寫。綜合類成果填其他。 
    3.成果類别代碼組成形式為:abcd,其中:
    ab:成果所屬科類代碼:填寫科類代碼一般應按成果所屬學科代碼填寫。哲學—01,經濟學—02,法學—03,教育學—04,文學—05,曆史學—06,理學—07,工學—08,農學—09,醫學—10,軍事學—11,管理學—12,藝術學-13,其他—14。
    c:成果屬普通教育填1,成人教育填2,其他填0。
    d:成果屬本科教育填1,研究生教育填2,其他填0。
    4.成果曾獲獎勵情況不包括商業性的獎勵。
    5.成果起止時間:起始時間指立項研究或開始研制的日期;完成時間指成果開始實施(包括試行)的日期。
6.本申請書統一用A4紙雙面打印,正文内容所用字型應不小于4号字。需簽字、蓋章處打印或複印無效。


一、成果簡介(可另加附頁)

獲 獎
時 間
獎項名稱
獲 獎
等 級
授 獎
部 門
 
 
 
 
 
 
 
 
 
 
 
 
 
 
 
 
 
 
 
 
成果
起止
時間
起始:     年   月           實踐檢驗期:    年
 
完成:     年   月
1.成果簡介及主要解決的教學問題(不超過1000字)
 
2.成果解決教學問題的方法(不超過1000字)
 
3.成果的創新點(不超過800字)
 
4.成果的推廣應用效果(不超過1000字)
 
二、主要完成人情況
主 持 人
姓    名
 
性    别
 
出生年月
  年    月
最後學曆
 
專業技術
職    稱
 
現 任 黨
政 職 務
 
現從事工
作及專長
 
工作單位
 
聯系電話
 
移動電話
 
電子信箱
 
通訊地址
 
何時何地受何種
省部級及以上獎勵
 
 
 
 
 
 
 
                          本 人 簽 名:
 
年    月   日
主要完成人情況
第(  )完成人
姓   名
 
性 别
 
出生年月
年    月
最後學曆
 
專業技術
職    稱
 
現 任 黨
政 職 務
 
現從事工
作及專長
 
工作單位
 
聯系電話
 
移動電話
 
電子信箱
 
通訊地址
 
何時何地受何種
省部級及以上獎勵
 
 
 
 
 
 
 
                           本 人 簽 名:
 
年    月   日
三、主要完成單位情況
主    持
單位名稱
 
主管部門
 
聯 系 人
 
聯系電話
 
傳    真
 
郵政編碼
 
通訊地址
 
電子信箱
 
 
 
 
 
 
 
 
 
 
單 位 蓋 章
 
年    月   日
  
主要完成單位情況
第( )完
成單位名稱
 
主管部門
 
聯 系 人
 
聯系電話
 
傳    真
 
郵政編碼
 
通訊地址
 
電子信箱
 
 
 
 
 
 
 
 
 
 
單 位 蓋 章
 
年    月   日
   
四、推薦單位意見
 
 
 
 
 
 
 
 
 
 
 
 
(本欄由推薦單位填寫,根據成果創新性特點、水平和應用情況寫明推薦理由和結論性意見)
 
 
 
 
 
 
 
 
 
 
 
 
 
 
 
 
 
 
 
 
 
 
 
 
 
 
 
 
 
 
 
 
 
 
 
推薦單位公章 
年    月    日
 
附件4
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報告格式
(成果名稱)
        主要完成單位:
        主要完成人 :
一、成果研究和改革基礎
1、問題的提出
2、研究和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研究和改革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
4、相關項目立項情況
二、成果的研究和改革實踐
1、研究方法和研究過程
2、教育教學方案(成果解決教學問題的方法)
3、實施過程
4、取得的理論成果
5、實踐成效
三、成果的特色和創新
1、成果的特色
2、成果的創新之處: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
3、社會反響(包括成果的推廣應用)
四、成果需要進一步深化和完善之處
   (報告建議6000字左右)

附件5
第十一屆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獎申報彙總表
 
單位(蓋章):                      聯系人:                電話:            手機: 
推薦序号
推薦成果名稱
成果主要
完成人姓名
成果第一完成人
是否一線教師
成果第一完成人
行政職務
成果主要
完成單位
成果科類
類别代碼
實踐檢驗期
(年)
 
 
 
 
 
 
 
 
 
 
 
 
 
 
 
 
 
 
 
 
 
 
 
 
 
 
 
 
 
 
 
 
 
 
 
 
 
 
 
 
 
 
 
 
 
 
 
 
 
 
 
 
 
 
注: 1.實踐檢驗期應從正式實施(包括試行)教育教學方案的時間開始計算,單位為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