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貫徹落實學校黨的群衆路線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确保藝術學院一批師德高尚、經驗豐富的老教師能将自己的教育教學經驗和方法毫無保留地傳承下去,不斷提高青年教師的業務素質和教育、教學能力,逐步培養青年教師嚴謹踏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态度和敬業精神,使得“傳、幫、帶”工作能真正落到實處,以促進青年教師進步、提高、發展。
一、“傳幫帶”目标與要求
1、目标
“傳幫帶”工作是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通過有經驗教師對青年老師的具體指導和幫助下,不斷提升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同時在相互切磋教學技藝中不斷提高各自的教學理論水平和業務素養。通過“傳幫帶”工作,努力提高我院的整體教學水平。教師要做到認真備課,潛心研究教材,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要規範學生的學習習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做到認真執行學校及學院教學方面的各項規章制度,創新教學方法,提高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不斷提高教育水平。
2、要求
(1)樹立“教師即研究者”的現代教師角色理念,創設自主探索和專業引領相結合的研究性學習氛圍,通過活動,互相學習,共同研究教育教學理論與課堂教學藝術,促進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早日成為學院的後備力量。
(2)在課堂教學方面,能切合實際的分析處理教材,能比較自如地駕馭教材,駕馭課堂,形成個人教學風格特色,而且教學效率高,教學效果好。
(3)具有較全面的教學理論基礎和課堂示範功底,能用先進的教學理念審視課堂教學,有較強的組織教學能力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 “傳幫帶”主要内容
青年教師重點學習本崗位業務知識、崗位制度、授課技能,指導老師主要對新進老師的教學計劃、教案、授課方法、業務技能等進行指導,深入課堂現場指導與課外談心談話相結合。
1.備課
在如何鑽研教材,研究教法,如何編寫教案,制定學期授課計劃,如何收集使用教參材料,如何進行教學反思性總結等方面加以指導。通過指導,使老師的教案規範化,學期授課計劃突出實踐性教學環節,體現實現學院培養目标的要求,使老師們學會科學的進行教學反思性總結并記錄在教案之中。
2.課堂教學
在課堂教學組織、闆書設計、PPT設計、教學方法的應用、課堂教學藝術、課堂教學中突發事件的處理等方面加以指導。
3.作業批改、講評及信息反饋
通過指導,要使被指導教師作業批改規範,正确處理作業中反映出來的“共性”與“個性”問題,學會收集使用來自學生對教學的反饋意見,并據此改進教學工作。
三、“傳幫帶”措施
1.“傳幫帶”對象的确定。相同專業或相似專業的教授和副教授,作為導師人選。新引進的碩士、博士研究生為培養對象。通過學院教學系推薦和新進老師的自主選擇相結合,結成“傳幫帶”對子。
2.“傳幫帶”活動以一個學年為期限,每學期的指導時間不少于3節課。被指導教師主動聽指導教師的課(每學期2節課)做好記錄、學習實踐經驗。
3.開展“同題互教”活動。可以采取同頭課一起上,在指導教師與被指導教師雙方交流溝通的基礎上,被指導教師做好備課、上課的各項準備工作,并注重積累各種資料和教學心得。
4.指導期限内,每一個學期結束後,指導教師進行面對面的小結,被指導教師全面的寫出總結和心得體會。
5.被指導教師應每學期上一節高水平的彙報課或公開課。督促被指導教師學習理論知識,促使其養成愛總結、勤記錄、多反思的習慣。
6.讓被指導教師立足課堂,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從課前的學生分析,教材分析到教學過程設計、課後反思都要詳細策劃,有效地開展三段連環教研模式,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在課中要注意抓好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注意教學難點的突破,啟發學生有方,能促使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恰當地運用合作、自主、探究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
7.多聽公開課,在公開課中總結作課教師的教學經驗,記錄不同的教學方法的運用,在課後多進行思考,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8.由于藝術學院教學條件的不斷改善,教師們的教學觀念也在不斷更新,教師們的學習途徑也在不斷的增加,為了拓寬教師們的視野,掌握書本外更豐富的知識,以備教學的需要,要促使被指導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
9. 指導教師将聽課紀錄、總結等書面材料交至教務辦存檔,作為計算工作量的依據。指導教師在完成學院交給的指導任務後,每年補助30課時工作量,以資鼓勵。
2003网站太阳集团藝術學院
2017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