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學位代碼:1356
一、培養目标
本專業學位獲得者應具備較高的文化素質和藝術修養,具備紮實的美術與書法專業技能,具有問題意識和思辨能力,能進行高水平藝術創作和實踐。堅持高尚的藝術情操,廣泛涉獵藝術相關門類和專業以外的人文知識,拓展思路和專業視野,提升專業創作能力。完成必修的政治與外語基礎課程,通過兩門以上通識課程學習,為專業訓練開辟較寬的曆史與思想視域,為創作報告的寫作打下基礎。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對專業創作精益求精,樹立學術理想并能與現實工作相結合。在熟悉并積極參與本專業美術創作與基本理論的基礎上,具有拓展學術研究的興趣及能力,有一定的學術發展潛質。應掌握一門外語,具備一定的對外交流和研究能力。獲本學科碩士學位者亦應掌握并尊重與本學科相關的知識産權相關知識,了解藝術倫理的精神及職業規範,積極進行集體合作及人際交流,主動參與學術合作,具有一定的國際交往能力。
二、研究方向簡介
(一)油畫
本方向以油畫本體語言、中西方美術理論為研究基礎,注重油畫創作思想主題、材料技法、語言形式的實踐研究。在主題性油畫創作、風景油畫創作、意象油畫創作等三個方面形成特色。在主題性油畫創作足中國傳統文化與本土文化特色,緊扣時代精神,結合西方造型觀念與現代審美趣味,整合中西方美學思想,研究主題性油畫的創作方法與思維意識。在風景油畫創作方面,以西方傳統風景油畫技法為研究基礎,中西方畫論體系,結合現代審美需要,注重寫生訓練,研究風景油畫的創作方法與表現技法。意象油畫創作方面,立足油畫本體語言,植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結合中西方各藝術流派的語言特點,在中華美育精的滋養下,研究意象油畫的創作技法與表現形式。(二)版畫與綜合媒介本方向以版畫與綜合媒介語言、中西方美術理論為研究基礎,注重版畫與綜合媒介創作思想内容、創作思維反思、材料技法、語言形式的踐研究,同時注重以版畫與綜合媒介為起的跨界藝術創作實踐研究。在版畫創作、水彩畫創作、陶瓷與雕塑創作等三個方面形成特色。在版畫創作方面,以版畫本體語言為研究基礎,立足中國傳統版畫特色,緊扣時代精神,結合東西方造型觀念與現代審美趣味,注重版畫創作思維與方法、技法與材料的實踐探索。在水彩畫創作方面以水彩畫本體語言、中西方美術理論為研究基礎,注重水性材料延伸的創作材料技法、語言式和主題表現研究。在陶瓷與雕塑創方面以陶瓷與雕塑本體語言、中西方美術理論為基礎,注重陶瓷與雕塑創作材料技法、語言形式及綜合材料與新型材料的實驗性探索。(三)中國畫與書法本方向以中國畫與書法本體語言為研究基礎,注重中國畫與書法的思想内容與題材選擇、思維方式與創作方法、表現形式與技法語言的實踐研究。在傳統中國畫創作實踐、書法創作方面形成特色。中國畫創作實踐方面,立足中國文化結合西方造型觀念與現代審美趣味,整合中國傳統畫論及西方美學思想,研究工筆人物畫、工筆花鳥畫、寫意人物畫與寫意山水畫的創作方法與思維意識。書法創作實踐方面,以文字學、文獻學、版本學為基本理論基礎,以各種書體的結構、章法與創作表現為研究對象,注重曆代碑帖與篆刻經典的摹寫,并結合現代審美需要進行書法創作實踐研究。同時,強調對從傳統書法觀念到現代各文化思潮交融下的現代書風解讀,注重對中國書法史、曆代書論、傳統美學思想等基礎理論的研究與對曆代名家經典作品書體風格、淵源流變以及其工具材料的研究,強調創作實踐與理論研究并重。
三、學制及學分要求
(一)學制與學習年限
本專業學位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學制3年,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學制原則上為3年。包括完成學位論文答辯。碩士論文答辯前應完成規定的學分和各培養環節,達到學校規定的畢業條件。延長學習時間者,須由本人提出申請,經學院簽署意見後報學校培養辦審批,包括休學時間,最長在校學習年限不超過6年;提前完成培養計劃者,經規定的審批程序可提前畢業并獲得學位,但獲得正式學籍後的在校學習時間不能少于2年。
(二)學分要求
本專業學位總學分為55學分,其中學位課22學分,專業必修課36學分,實踐類課程34學分,實踐環節5學分(詳見課程設置表)。
(三)課程學分計算方式,16 課時為1學分。
四、實踐環節要求
本專業學位點實踐環節包括:美術創作方案開題、專業寫生與藝術考察、專業創作中期彙報展、專業技能訓練與創作實踐、藝術實踐、畢業作品展覽、學術活動等環節,實踐環節時間必須一年以上。
(一)美術創作方案開題
本學位點強調美術創作實踐,注重繪畫語言的探索、藝術風格的養成和藝術修養的提高。創作實踐是專業能力的重要體現,為進一步保證畢業創作的質量與進度,在第二學期末進行美術創作選題申報,考核成績為獎學金評定和中期考核的重要指标。
1.美術創作方案申報一般在第二學期末進行,考核工作由學院統一組織。學生須填寫《美術與書法專業學位創作方案申報書》,提交完整的創作草圖8幅以上,經導師審閱後方可參加開題彙報環節,學院組織3-5名相關專業導師組成考核小組對創作開題進行統一答辯考核。
2.學生根據美術與書法專業碩士考核要求,圍繞拟創作作品的選題意義、創作思路、技法風格、創作計劃、創作難點等方面用 PPT 進行彙報,要求申報書文本和作品草圖須符合申報者的專業研究方向,思路清晰、内容完整、撰寫規範。申報作品能體現基本審美效果、風格追求和藝術内涵,具有探索性、實驗性與藝術性。
3.考核小組綜合彙報情況進行評分,成績作為畢業創作成績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績共分5個等級:優秀(90分以上)、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合格(60-69)、不合格(60 分以下)。考核成績為合格以上的學 生方可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環節。未達到合格以上的學生經導師指導,整改後重新進行開題彙報,重新開題仍然不合格的學生推遲畢業。
認定方式:提交《申報書》(附創作草圖紙質版)、創作草圖高清電子版。
(二)專業寫生(3學分)
本學位點研究生在讀期間,要求參加一次及以上與本研究方向或相關學科的寫生活動,内容包括現場寫生、創作素材收集、博物館專題考察、藝術品市場調查等,專業寫生在第一至第五學期内完成,獲得3學分。認定方式:寫生作業、收集的第一手資料(文獻與圖片)。
(三)專業創作中期彙報展
學生以展覽形式彙報入學以來的專業學習與創作進展情況,一般安排在第四學期完成。
1.申請人填寫《美術與書法專業學位中期審核申請書》,每人提交較高質量的創作習作不少于4幅,經導師審閱同意後方可參加中期審核環節,學院組織3-5名相關專業導師組成考核小組對中期彙報進行統一答辯考核。
2.學生根據美術與書法專業學位的考核要求,圍繞專業創作進展情況、創作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後續創作思路與計劃等方面用 PPT 進行彙報。
3.考核小組綜合以上方面的彙報情況進行評分,成績作為畢業創作成績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績共分5個等級:優秀(90分以上)、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合格(60-69)、不合格(60 分以下)。考核成績為合格以上的學生方可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環節。未達到合格以上的學生經導師指導,整改後重新進行中期彙報,重新中期彙報仍然不合格的學生推遲畢業。
認定方式:提交《美術與書法專業學位中期審核申請書》(附展覽作品紙質版)、展覽作品目錄及電子文檔各一份。
(四)專業技能訓練與創作實踐(2學分)
專業技能訓練與創作實踐由導師結合學生的專業基礎、技術水平,根據學生專業特點與個人風格,針對每位學生制定具體的專業技能訓練計劃與專業創作計劃,包括訓練項目内容、訓練目标與形式,創作作品的數量與質量要求等,學生完成專業技能訓練與創作實踐報告,經導師審核合格,可獲得2學分。
認定方式:《專業技能訓練與創作實踐報告》、專業技能訓練與創作作品5幅以上。
(五)創作采風與非物質文化遺産調查(3學分)
本學位點研究生在讀期間,要求學生根據畢業創作選題需要,進行一次及以上創作采風或與本研究方向相關學科的非物質文化遺産調查活動。采風内容包括現場寫生、收集創作素材與文獻資料、生活體驗等。非物質文化遺産調查包括民間美術田野調查、民俗民風考察、傳統文化考察等,創作采風與非物質文化遺産調查,應在第一至第五學期内完成,導師審核合格可獲得3學分。
認定方式:寫生作業、考查報告、材料整理(文獻與圖片)。
(六)藝術實踐(5學分)
1.研究生在讀期間,參加各類專業美術展覽或競賽不少于2次,入選省級以上展覽、比賽不少于1次。上述展覽、競賽需在第一至第五學期内完成,審核合格可獲得2個學分。
認定方式:提交參展、比賽入選證書、現場照片。
2.學生自主聯系或導師協調安排,參與各類公共文化服務或專業創作項目或主持、參與校級以上研究生創新項目。在假期或第一學年至第二學年間完成,審核合格可獲得1個學分。
認定方式:提交活動或項目申報書、創作成果。
3.學生自主聯系或經導師協調安排,參與校内外相關專業方向的本科生課程教學與教學輔導(不能少于2次),審核合格可獲得1個學分。
認定方式:2次以上的現場授課錄像或照片、導師與任課教師的評價意見表及成績。
4.幫助導師收集課題研究資料或者直接參與導師的相關課題研究(含創作課題),審核合格可獲得1 個學分。
認定方式:以主持課題導師證明為準,說明所做的協助工作内容并給予評價。
5.學生在讀期間在公開出版的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或美術作品,審核合格可獲得2學分。
認定方式:期刊封面、目錄、開發内容、封底複印件等相關證明材料。
需在第一至第五學期間,完成以上内容三項以上,并獲得5個以上學分,提交由導師或實踐導師簽名、學院蓋章的成績表,裝訂成冊附電子文檔,按時遞交學院審查歸檔後可獲得學分。
(七)畢業作品展覽
畢業作品彙報展是學生通過創作開題,中期作品彙報展之後,作者獨立研習完成的畢業作品。畢業作品是代表個人藝術水平的成熟作品,應具有思想性、審美性和原創性。畢業作品展一般在第六學期的4-5月舉行,由學院學術委員會組成5-7人的評定小組對畢業生 作品進行現場評分,經學院進行最終審議後公布成績,合格者才能參加畢業論文答辯,不合格者不能進行專業論文答辯,畢業作品考核成績占畢業總成績的70%,畢業作品彙報展應安排在學位論文答辯以前或與學位論文答辯同時舉行。
畢業作品展以個人展覽、聯展形式舉行,油畫、版畫與綜合媒介、中國畫與書法(中國畫)研究生每人作品不少于16幅(其中習作精品不少于12幅、創作作品不少于4幅;尺寸:油畫至少2幅最短幅不小于1.2米,版畫與綜合媒介最少2幅不小于全開,中國畫與書法(國畫)最少2幅不小于6尺),中國畫與書法(書法)研究生的書法與篆刻原創作品每人不少于15幅。
認定方式:學院學術委員會專家組審核認定,展覽作品目錄及電子文檔各一份。
(八)學術活動
研究生須參加學校、學院組織的專題講座、學術報告、研究生論壇、展覽研讨會等學術活動5次以上,并提交《研究生參加學術活動總結報告》,注明參加學術活動的時間、地點、報告人、學術項目 與簡要内容。鼓勵研究生在讀期間參加國際學術會議或國内高層次學術會議,鼓勵學生在學術會議上 發言或提交論文,鼓勵學生策劃或組織學術論壇。
五、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就政治思想、專業學習、中期彙報展、學術活動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未修滿學位學分的研究生不能參加中期考核,中期考核未通過或未參加中期考核者不能進行學位論文中期檢查。
六、培養方式
1.在培養過程中突出專業創作,以專業實踐為主兼顧藝術理論培養和藝術修養的提高;教學方法采取課堂講授、導師個别授課、學術講座、研讨、技能技巧訓練及藝術實踐等相結合的方式。
2.實行雙導師制,導師負責專業課講授、專業創作與論文的開題報、中期檢查與畢業創作計劃的審定、學位論文與畢業創作的指導及其他具體事項,實踐型導師作為副導師參與以上過程并負責實踐環節的指導工作。
3.按教學要求進行考核,考核分考試與考察兩種方式。考試采取開卷、閉卷、課程論文、綜合考核等多種形式進行。考察采用論文寫作、專業創作、公開發表作品展覽等多種形式。考察須保留必要的文字、照片、視頻或音頻等資料。
4.課程教學、實踐環節與培養環節實行學分制,注重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強調理論性與應用性相結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實踐研究。專業實踐一般采取田野采風、專業考察、生活體驗、市場調查、專業實習、社會實踐活動等方式,要求在實踐現場完成,可采取集中實踐與分散或分段實踐相結合的方式。
七、科學研究與學位論文
本專業學位申請者,在完成規定課程獲得規定學分的同時,須完成美術創作方案開題、專業創作中期彙報展、專業能力展示等環節,并考核合格。畢業考核包括專業能力展示和學位論文答辯,專業能力展示考核申請人的專業技能水平,專業學位論文答辯考核申請人思考專業技能的綜合理論素養與闡述能力,兩者均須達到合格标準。畢業考核總成績計算方法為:專業實踐能力展示占 70%、學位論文答辯占 30%。專業能力展示和學位論文答辯均公開進行。
本專業碩士在讀期間應入選省級展覽2次;或者入選國家級展覽1次;或者入選省級展覽1次,且在公開出版的專業期刊發表本人原創作品1次(幅);或者入選省級展覽1次,且以2003网站太阳集团為第一署名單位,研究生為第一作者或以導師為第一作者,研究生為第二作者,在國内外公開發行的學術期刊上發表與所學專業相關的論文1篇。
提前畢業要求:符合以下條件中的1項,且完成培養方案學分要求與培養環節的前提下,可申請提前畢業,提前畢業的時間不得超過1年。
① 以第一作者身份送展的作品入選文化與旅遊部、宣傳部、中國文聯、中國美協舉辦的高水平展覽。
② 以2003网站太阳集团為第一署名單位,研究生為第一作者或以導師為第一作者,研究生為第二作
者在 CSSCI 來源期刊發表高水平論文、作品一篇/幅以上。
③ 主持省級以上的創作項目、科研項目。
④ 主持獲得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省級一等獎以上。
(一)專業能力展示
本學位點碩士研究生以畢業作品展的形式綜合展示專業實踐能力,畢業作品要求完整、系統,能夠體現本專業研究方向領域較高的藝術水準并完成美術創作方案開題、專業創作中期彙報展環節。畢業作品展以個人展覽或聯展形式舉行,油畫、版畫與綜合媒介、中國畫與書法(國畫)研究生每人不少于16幅作品(其中習作精品不少于12幅、創作作品不少于4幅;尺寸:油畫至少2幅最短幅不小于1.2米,版畫與綜合媒介最少2幅不小于全開,中國畫與書法(國畫)最少2幅不小于6尺),中國畫與書法(書法)研究生的書法與篆刻原創作品每人不少于15幅。
(二)學位論文
1.學位論文應結合專業能力展示内容,可采用創作報告的形式。論文必須緊密聯系自身創作實踐,結合專業特點,針對本人在專業創作實踐中的問題思考、案例分析、原理運用、方法研究、創作探索等進行闡述,選題應有較高的應有價值,體現作者的獨立思考和一定的創新意識。學位論文是對本人研究方向,進行研究路徑、方法、語言探索建構過程的解析闡釋,内容主要包括三個部分,首先針對創作選題的淵源、時代背景、意義與價值、媒介和技術手段進行概述,其次闡述自身處理問題的過程與方法、創新之處,最後總結解決問題的要點。學位論文工作包括研究方向,已有工作基礎,研究計劃和時間安排等,從提交合格的開題報告日期起到論文答辯,學位論文工作的時間不得少于一年。
2.學位論文應在導師指導下獨立完成,符合學位點培養目标。要求觀點明确、條理清晰、文字通順。油畫、版畫與綜合媒介、中國畫與書法(國畫)學位論文核心内容部分字數不少于 0.8 萬(不含圖例、圖表及附錄),中國畫與書法(書法)不少于 1.5 萬字。
3.學位論文須符合學界共識的學術規範、标準及體例,杜絕學術不端行為。
4.本學位點學位申請者應獨立完成論文寫作并參加學院統一安排的論文開題、中期檢查、預答辯等環節,每個環節由學位點組織3-5名同行專家進行答辯,答辯通過方可進行下一環節。論文開題與中期檢查未通過者各有一次重新答辯的機會,二次答辯未通過者推遲畢業,答辯必須是公開的現場答辯,未能按時參加現場答辯者視為不通過。
5.論文預審:為保證論文質量與論文原創性,本學點所有學位論文在答辯前必須通過論文查重與校外專家評審兩個環節,論文查重根據《2003网站太阳集团研究生學位論文原創性審查管理辦法(試行)》(科大政發[2018]177号)文件處理。學位論文評閱由學院組織,研究生院視情況抽評,實行雙盲評閱。本專業學位論文送1位同行專家、1位行業領域專家評閱。學位論文評閱專家應具有高級職稱且至少有1位是校外專家。如果論文評閱分數1個低于60分且1個不低于80分,則加送1位專家評閱。所有論文評閱分數僅有1個低于70分,研究生須對論文進行重大修改并提交學位論文修改情況表,經導師、學位點負責人、學院分管領導、學院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同意後,方可進行答辯;如果論文評閱分數有1個低于60分(除上述可加送情況外)或者有2個低于70分的,則須修改學位論文且時間不少于四個月,再重新送審。
6.畢業論文答辯:論文答辯與畢業作品展示同時公開進行,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委員應具有高級職稱,人數為不少于5人的奇數,其中至少1人是校外專家,學位申請人導師不能擔任論文答辯委員會委員。答辯委員會主席原則上由具有正高職稱的校外專家擔任。學位論文答辯以公開形式舉行。答辯委員會就答辯人碩士學位論文水平進行審議,采取不記名投票表決方式進行表決,經全體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可作出建議授予學位的決議。對答辯不合格者,答辯委員會須就是否同意修改論文以及在四個月以後、半年以内重新答辯作出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