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 相 關單位:
2020年度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以下簡稱省社科基金項目)申報工作 已經啟動 。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馬克思列甯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實中央和省委關于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戰略部署,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堅持以重大現實問題為主攻方向,堅持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并重,發揮省社科基金示範引領作用,着力提高項目質量、培育精品成果、擦亮“湘”字品牌、建強社科湘軍,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為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服務,為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服務,為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提供學理支撐和智力支持。
二、 選題範圍。 申報省社科基金項目,要體現鮮明的時代特征、問題導向和創新意識,着力推出體現省級水準的研究成果。基礎研究要立足學術和學科發展前沿,力求具有原創性、開拓性和較高的學術思想價值;應用研究要聚焦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力求具有現實性、針對性和較強的決策參考價值;跨學科研究要聚焦複雜環境條件下的發展難題,力求具有文理交叉、多學科融合集中優勢攻克難題的重要創新價值。申報者可參考《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020年度課題指南》和《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020年度研究重點參考選題》(見附件1),根據自己的學術專長和研究基礎進行選題。課題要有明确的研究對象和具體的問題指向,課題名稱的表述應科學、嚴謹、規範、簡明,一般不加副标題。
三、 申報學科。 本年度省社科基金項目申報涉及以下學科:馬列·科社,黨史·黨建,哲學,理論經濟,應用經濟,統計學,政治學,法學,社會學,人口學,民族學,國際問題研究,中國曆史,世界曆史,考古學,宗教學,中國文學,外國文學,語言學,新聞學與傳播學,圖書館·情報與文獻學,體育學,管理學,藝術學,教育學。項目申請書學科分類的填寫,須從以上一級學科中選擇 (不要填寫到二級學科) 。語言學分中國語言和外國語言研究方向,藝術學分美術類和音樂及其他類研究方向,在填寫學科類别時,須加括号具體注明,如“語言學(中國語言類)”“語言學(外國語言類)”“藝術學(美術類)”“藝術學(音樂及其他類)”。跨學科研究課題以“靠近優先”為原則,選擇一個為主學科申報。
四、 申報類别: 分為“學術湖南”精品培育項目(見附件2)、重點項目、一般項目、青年項目、西部項目、基地項目和獎勵項目7個類别 和外語聯合項目 。
“學術湖南”精品培育項目資助額度為10—15萬元,重點項目資助額度為4萬元,其餘項目資助額度為2萬元。
申報書中經費預算一欄中,間接經費按申請總經費的 20%填寫。
五、申報條件:
( 1 )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具有獨立開展研究和組織開展研究的能力,能夠承擔實質性研究工作;
( 2 ) 工作關系須在本 校 (兼職人員除外) 。 全日制在讀研究生不能申報,工作關系在本省的在職博士生(博士後可不要求在職)可通過所在工作單位或博士後工作站申報。正式受聘于我省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的港澳台研究人員,可以根據相關條件申報。
( 3 ) “學術湖南” 精品培育項目 。 我校限報 2項, 須具有正高職稱(獲得省級以上人才稱号和社科成果獎勵的可放寬為副高職稱),長期從事與選題相關領域的研究,年齡不超過60周歲(1960年1月1日以後出生)。
( 4 ) 重點項目 。 須具有副高以上職稱或者具有博士學位。
( 5 )一般項目。 具有中級以上職稱或者具有碩士以上學位 。
( 6 ) 青年項目 。 申報人(包括課題組成員)具有中級以上職稱或者具有碩士以上學位 , 年齡不超過35周歲(1985年1月1日以後出生) 。該項目 不需要專家書面推薦。
( 7 ) 西部項目 (我校無) 申報對象改為限我省根據中央部委和全國社科辦有關文件,享受西部大開發政策的湘西、懷化、邵陽、永州、婁底5個市州的本科院校科研人員,切實加大對西部地區的科研扶持力度(申報時無需注明“西部項目”字樣) 。
( 8 ) 基地項目 。 資助我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凸顯主攻方向和學術特色的課題研究,每個省社科研究基地限申報一個。 申報人 具有中級以上職稱或者具有碩士以上學位
( 9 )外語聯合項目。 2020年省社科規劃辦繼續與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聯合設立外語科研項目,按照省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單獨進行評審。申報時按語言學(外國語言類)或外國文學學科填寫,不必注明申報該項目,立項資助經費由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直接撥付項目所在單位。
( 10 ) 獎勵項目 。 申報人須符合以下任一條件:(1)按時完成且鑒定結項等級為“優秀”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負責人;(2)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年度項目立項數較去年保持穩定增長且排名全省前10位的科研管理部門符合申報條件人員。
六、申報條件
為切實提高申報質量,确保申報人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從事課題研究,避免一題多報、交叉申報和重複立項,本年度省社科基金項目申報作如下限定:
(1)項目申報人同年度隻能申報一個省社科基金項目,且不能作為課題組成員參與其他省社科基金項目的申請;課題組成員同年度最多參與兩個省社科基金項目申報;在研省社科基金項目的課題組成員隻能參與一個省社科基金項目申報。
(2)在研的國家級社科基金項目、省社科基金項目負責人,不能申報本年度除“學術湖南”精品培育項目之外的其它省社科基金項目。
(3)申請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及其他省級項目的,同年度(以申報時間為準)不能作為負責人申請省社科基金項目。
(4)凡在内容上與在研或已結項的各級各類項目有較大關聯的項目,須在《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申請書》(2020年9月修訂版,以下簡稱《申請書》)中注明所申報項目與已承擔項目的聯系和區别,内容基本相同的不能再次申報省社科基金項目。
(5)凡以學位論文或博士後出站報告為基礎申報省社科基金項目,須在《申請書》中注明所申報項目與學位論文(出站報告)的聯系和區别,申請鑒定結項時須提交學位論文(出站報告)原件。
(6)不得以已出版的内容基本相同的研究成果申請省社科基金項目。
(7)凡以省社科基金項目名義發表階段性成果或最終成果,不得同時标注多家基金項目資助字樣。
(8)被終止項目的負責人3年内不得申請或者參與申請省社科基金項目,被撤銷項目的負責人5年内不得申請或者參與申請省社科基金項目。
七、材料提交
申報表格請從本通知附件欄下載。
(一)線下申報
1. 申報重點項目、一般項目、青年項目, 社科處受理 紙質材料 時間為 10月2 3 日 17:30前 , 須提交《申請書》6份、《活頁》)5份(其中1份《申請書》要按學科分類後單獨抽出來,其餘材料采取“1夾9”,即1份《申請書》内夾5份《活頁》和另外4份《申請書》報送)。申報人除提交紙質版《申請書》外,還需要提交電子版《申請書》(WORD文件格式)。
2. 申報“學術湖南”精品培育項目 (詳情請參閱“附件二”)
我校可推薦申報 2項。 社科處受理材料截止時間為 10月16日17:30前 ,申報人 須提交《申請書》6份、《活頁》)5份 。若超過推薦數, 須 經學校評審、公示後上報。 申報人除提交紙質版《申請書》外,還需要提交電子版《申請書》(WORD文件格式)。
(二)在線申報
申報基地項目、獎勵項目 。 須通過紅網湖南社科規劃頻道“湖南省社科基金項目網絡管理平台”進行網上申報(網址:http://sk.rednet.cn)。申報 人須于 10月2 3 日 17:30前完成網絡提交 。除在線申報外,還須提供1份紙質版《申請書》。
八、各學院 要着力提高申報質量,适當控制申報數量,特别是要避免同類選題重複申報。申報人要恪守學術規範和科研誠信,按要求如實填寫相關内容數據 , 申報材料真實、規範,沒有知識産權争議。凡存在弄虛作假、抄襲剽竊等行為的,一經發現查實,取消三年申報資格;如獲立項即予撤項并通報批評、列入“學術不端者”黑名單。
附件:1.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020年度研究重點參考選題
附件:2.“學術湖南”精品培育項目
社科處
2020年9月2 8 日
附件1 :
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020年度研究重點參考選題
一、馬列哲學類(馬列·科社、黨史·黨建、哲學、宗教學)
1.《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研究
2.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原創性貢獻研究
3.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哲學理論研究
4.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史、國史的重要論述研究
5.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論述研究
6.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湖南工作重要講話指示精神研究
7.抗疫鬥争的經驗和啟示研究
8.中國共産黨百年建設史研究
9.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衆組織力、社會号召力研究
10.新時代黨内法規制度研究
11.中國共産黨“精神譜系”研究
12.湖南百年黨史人物研究
13.湖南百年黨史紅色故事挖掘整理與宣傳研究
14.加強湖南紅色資源保護和利用研究
15.湖南從黨的輝煌曆史中汲取砥砺奮進的精神力量研究
16.傳承湖南紅色基因研究
17.增強湖南文化軟實力研究
18.湖湘文化研究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研究
19.湖湘理學發展史研究
20.湖湘文化名家大師研究
21.湖南民族文化研究
22.湖南地域文化研究
23.湖南鄉村建設中的宗教問題研究
24.湖南宗教遺産調查、整理與研究
二、經濟管理類(理論經濟、應用經濟、統計學、管理學)
1.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重要論述研究
2.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論述研究
3.湖南着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研究
4.湖南着力打造具有核心競争力的科技創新高地研究
5.湖南着力打造内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研究
6.湖南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研究
7.湖南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研究
8.湖南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和長江經濟帶發展中彰顯新擔當研究
9.湖南加快形成國内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研究
10.湖南新産業、新模式、新業态發展研究
11.湖南推動産業鍊現代化研究
12.湖南圍繞産業鍊部署創新鍊、圍繞創新鍊布局産業鍊研究
13.湖南産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模式和路徑研究
14.湖南産業集群競争力提升路徑研究
15.湖南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推動對外貿易創新發展研究
16.湖南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研究
17.湖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測度與評估研究
18.湖南重大突發事件監測預警、快速響應和風險評估機制研究
19.湖南加強生态文明建設研究
20.湖南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環境高水平保護的實踐經驗與理論啟示研究
21.湖南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研究
22.湖南決戰脫貧攻堅成效與基本經驗研究
23.湖南構建穩定脫貧長效機制研究
24.湖南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研究
25.鄉村振興背景下湖南農村新型技術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26.湖南數字鄉村建設的理論、實踐與政策研究
27.湖湘文化與中部旅遊融合發展研究
三、政法社會類(政治學、法學、社會學、人口學、民族學、國際問題)
1.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論述研究
2.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重要論述研究
3.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和國家領導體制建設重要論述研究
4.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族團結重要論述研究
5.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國際影響研究
6.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态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落實意識形态工作責任制研究
7.當代西方國家的政治極化傾向研究
8.《民法典》實施與相關法律制度完善問題研究
9.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狀态法律制度完善研究
10.完善野生動物保護法、生物安全法研究
11.自媒體治理法律問題研究
12.湖南省環境公益訴訟運行機制研究
13.“一湖四水”法治保障研究
14.“十四五”時期湖南大數據與社會治理研究
15.“十四五”時期湖南智能政府、數字政府建設路徑研究
16.“十四五”時期湖南健全社區管理和服務機制研究
17.湖南普惠性、基層性、兜底性民生建設體系研究
18.湖南社會養老服務資源配置與保障措施研究
19.湖南新型職業農民發展研究
20.鄉村振興背景下的湖南農村人口聚集模式研究
21.鄉村振興背景下湖南新生代農民工返鄉創業研究
22.湖南農村留守兒童和婦女、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研究
23.湖南少數民族發展現狀研究
24.百年大變局下大國經濟關系研究
25.“第二個一百年”視域下美國及世界資本主義的狀況、影響、發展趨勢與對策研究
26.湖南參與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研究
27.“一帶一路”與湖湘文化“走出去”研究
28.進一步加強湖南與東盟國家經貿合作研究
四、曆史考古類(中國曆史、世界曆史、考古學)
1.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曆史科學的重要論述研究
2.中國古代疫情防控治理史研究
3.湖南近現代曆史人物研究
4.長沙古代曆史研究
5.南嶺走廊曆史研究
6.茶馬古道曆史研究
7.湘江流域生态環境變化與文化變遷研究
8.洞庭湖曆史變遷和水患治理研究
9.湖南抗日戰争曆史研究
10.湖南改革開放史研究
11.湖南農村基層社會史資料的收集、整理與研究
12.湖南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史研究
13.新中國成立以來湖南工業發展曆程研究
14.改革開放以來湖南對外交流研究
15.非洲國别史研究
16.“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華關系史料研究
17.湖南重要考古遺址、墓葬及出土文字資料的整理與研究
18.湖南考古數字化研究
19.湖南省考古遺址博物館和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研究
五、文學新聞類(中國文學、外國文學、語言學、新聞學與傳播學、圖書館·情報與文獻學)
1.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文藝思想研究
2.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系列重要講話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研究
3.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語言藝術研究
4.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聞輿論工作重要論述研究
5.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對外傳播研究
6.湖湘文化與文學特色形成研究
7.湖南文學典籍研究
8.湘籍作家研究
9.外國經典作家作品翻譯與研究
10.“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文學研究
11.外國文學作品中的湖湘文化形象研究
12.外國“疫情”題材文學研究
13.湖南各地方言研究
14.融媒體時代漢語辭書的發展研究
15.重大突發事件背景下新聞報道研究
16.黨報黨刊話語體系研究
17.講好湖南抗疫故事研究
18.“十四五”時期健全我省重大輿情和突發事件輿論引導機制研究
19.5G條件下傳播技術創新研究
20.區塊鍊背景下的湖南數字檔案資源共享策略研究
21.湖南社區圖書館研究
22.湖南少數民族檔案資源産業化開發研究
六、教育體藝類(教育學、體育學、藝術學)
1.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論述研究
2.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工作實踐研究
3.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體育工作的重要論述研究
4.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理論體系研究
5.建設現代化教育強省的創新機制與路徑研究
6.提高鄉村教育質量研究
7.湖南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研究
8.新時代中小學勞動教育的實踐範式研究
9.湖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挑戰及其應對研究
10.湖湘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融入新時代青少年生活研究
11.服務“湖南智造”産業發展的現代職教體系創新發展戰略研究
12.湖南應對人工智能時代未來教育發展對策研究
13.疫情防控背景下網絡教學研究
14.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現代教育體系研究
15.湖南大學生就業指導研究
16.新時代湖南民辦教育發展戰略和治理創新研究
17.湖南外語教材體系研究
18.湖南嬰幼兒托育服務問題研究
19.鄉村振興戰略與鄉村體育發展研究
20.湖南省校園足球發展研究
21.湖南青少年健康信息素養現狀與提升策略研究
22.湖南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融合研究
23.湖南體育産業發展研究
24.湖南傳統體育的傳承保護研究
25.紅色經典作品研究
26.湖南紅色音樂文化傳播研究
27.湖南少數民族文化保護與傳承研究
28.湖南少數民族手工技藝的傳承與保護研究
29.湘繡文化遺産保護與傳承研究
30.湖南碑刻研究
31.女書研究
32.湖南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與創新發展研究
33.湖南少數民族地區民宿業态對古城鎮文化的影響研究
34.5G時代數字媒體藝術發展趨勢與應用研究
35.“互聯網+”促進湖南民俗文化活态化研究
附件2 :
“學術湖南”精品培育項目
1.項目類别。 該項目為省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資助經費為10—15萬元(含成果出版費用)。
2.研究定位。 堅持高端、原創、精品、特色,積極培育具有一流水平的學術精品力作,以“學術中的湖南”标志性成果提升“社科湘軍”的地位和影響。
3.申報學科。 馬列·科社,黨史·黨建,哲學,政治學,理論經濟,應用經濟,法學,中國曆史,世界曆史,中國文學,外國文學,語言學,管理學等我省優勢學科。
4.選題要求。 瞄準哲學社會科學學術研究和學科建設的最前沿,體現我省學科優勢和專業特色,具有重大學術研究價值。
5.成果形式。 成果為學術專著 ,經省社科辦組織評審為優秀成果的,作為“學術湖南”精品研究系列成果出版。
6.申報資質。 項目面向省内本科院校、省委黨校和省社科院等社科研究機構,實行限額申報,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師範大學、湘潭大學限報4項,其他單位限報2項。申報單位須承諾為項目研究提供保障,予以經費配套支持。積極鼓勵團隊申報,項目主持人應具有正高職稱(獲得省級以上人才稱号和社科成果獎勵的可放寬為副高職稱),長期從事與選題相關領域的研究,年齡不超過60周歲。申報項目應經本單位學術委員會評審,由單位就申報者的學術水準和對選題的研究狀況、質量水平及學術價值出具推薦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