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處通知鍊接:http://skc.hnust.edu.cn/gztz/117231.htm
各相關單位:
2019年度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申報已經啟動,現将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申報條件
(一)項目類型
項目分為重點項目、優秀青年項目、創新平台開放基金項目、一般項目。
申報科研項目應具備以下基本條件:一是選題主要圍繞省“雙一流”學科的前沿科學問題、形成科學技術突破的基礎科學問題,以及我省戰略新興産業領域、優勢支柱産業等應用研究問題;社科項目要加強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及有關教育的重要論述、國家安全等重要思想、重點工作開展創新研究。二是項目研究應與學科、專業、課程建設相結合,與人才培養相結合,與教師成長成才相結合;三是研究思路明确,學術思想或技術路線具有創新性和可行性,提交成果的方式具有可考核性;四是研究隊伍結構合理,學風端正;五是項目負責人為在職在崗教師。
重點項目主要面向本科院校省“雙一流”學科、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及博士、碩士學位點設置。項目負責人年齡不超過60歲(到2019年1月1日止),應具有高級職稱,中級職稱的申請人應具有博士學位。
優秀青年項目面向本專科院校和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湖南省卓越高等職業技術學院,重點面向省“雙一流”學科設置。項目負責人年齡不超過40歲(到2019年1月1日止),應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項目組成員以青年為主。
創新平台開放基金項目面向省教育廳立項的湖南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和湖南省高校社科重點研究基地設置。項目負責人須為本平台專職或兼職人員,年齡不超過60歲(到2019年1月1日止),應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
一般項目面向所有省屬普通高等院校設置。項目負責人年齡不超過60歲(到2019年1月1日止)。
(二)申報限制
1、已獲得省直有關部門及省級以上資助的科研項目不得重複申報。
2、主持承擔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沒有結題的項目負責人不得牽頭申報,且主持、參與在研的項目數累計不超過3項。
二、申報指标和經費資助
(一)各類項目均限額申報(見附件2),項目經費納入高校“雙一流”建設專項經費進行分配。
(二)自科類申報經費:重點項目8萬(其中學校資助4萬,二級單位或項目負責人自籌4萬)、青年項目6萬(其中學校資助3萬,二級單位或項目負責人自籌3萬)、一般項目1萬(學校資助)、創新平台項目3萬(學校資助)。
(三)社科類申報經費:重點項目6萬(其中學校資助3萬,二級單位或項目負責人自籌3萬)、青年項目4萬(其中學校資助2萬,二級單位或項目負責人自籌2萬)、一般項目1萬(學校資助)、創新平台項目2萬(學校資助)。
(四)以上各類項目均不計算獎勵性績效。
三、項目指标分配說明
(一)本通知所有申報指标均根據各單位(含教學院、獨立科研機構)最新人力資源情況和往年申報情況進行核算。根據省廳通知,本次申報應緊密圍繞 “雙一流”建設進行,我校所有申報指标均下達到教學院(不單獨下達給獨立科研機構),由教學院牽頭組織申報(其中“雙一流學科”重點項目、優青項目申報指标隻能分配給“雙一流”學科)。
(二)根據《關于公布湖南省高等學校“雙一流”建設項目名單(本科院校)的通知》(湘教通〔2018〕469号),我校現有“雙一流”學科為機械工程、應用經濟學、馬克思主義理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
(三)省教育廳項目實行限額推薦。我校可推薦上報“雙一流學科”重點項目14項,所有學科其他重點項目14項;“雙一流學科”優秀青年項目16項,所有學科其他優秀青年項目17項;一般項目67項;創新平台開放基金項目6項。
(四)創新平台開放基金項目由我校6個湖南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組織申報(分子構效關系、土木工程施工過程與質量安全控制、知識處理與網絡化制造、重金屬污染土壤生态修複與安全利用、農村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基地、中國古代文學與社會文化研究基地),每個平台可申報1項。
四、申報流程
(一)10月23日17:30前,各單位根據下達的申報指标自行組織評審推薦,并将确定的申報彙總表(紙質、電子版各1份)報給科技處(社科處)。
(二)10月25日17:30前,申報人于在教育廳系統中完成申報工作。
已有賬号的申報人使用原賬号直接登錄,如忘記密碼或新增申報人請通過學院科研秘書聯系科技處(社科處)。申報人使用申請賬号、密碼用IE浏覽器登錄《湖南省高校科學研究項目管理信息系統》下載申請書模版(系統于10月15日開放,網址:http://gxy.hunnu.edu.cn/ResearchManagementSystem),按填報說明和申報須知進行填報(如有人員超項,申報系統中的“是否超項”欄将會顯示“是”),填報完成後上傳提交至系統,将生成有“未推薦”狀态水印的申請書。
(三)10月29日17:30前,科技處(社科處)于對申請書進行形式審查,在教育廳項目管理系統中進行推薦操作。
(四)11月5日17:30前,申報人于申報系統中導出已推薦狀态的申請書(右上角有二維碼),打印紙質申請書,連同附件材料一起裝訂(A4紙,左側膠裝)一式1份交予學院科研秘書,以學院為單位報送科技處(社科處)。項目組成員需本人在申請書上簽字;有合作單位的,應由合作單位在申請書上簽署意見并加蓋公章(公章與合作單位名稱一緻)。
(五)11月6日,學校将申報材料報送教育廳。
各單位要做好申報材料的形式審查,做好申報人基本條件、申報材料真實性的審核工作,特别是對項目組人員已有的研究基礎、前期成果等材料是否真實等方面把關。各單位應組織專家根據本通知規定對項目進行擇優遴選,按照學校分配的名額等額上報。對于二級單位報送的材料,一經發現申報材料不實,将取消申報人當年的申報資格,并酌情核減下年度該二級單位項目申報名額。
五、注意事項
(一)項目組成員(含負責人)一般為3-10人。
(二)按照《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為确保重點科學研究項目的創新性,避免重複立項,申報自然科學類重點項目、開放基金項目須同時提交法定查新機構出具的國内查新報告,作為附件報送。
(三)一般項目為前期培育項目,具有正高職稱或國家級項目(課題)負責人不得申請一般項目,已主持過教育廳一般項目的負責人原則上不得再申請一般項目。
(四)科技處、社科處将對申報材料進行形式審查,對形式審查不符合要求的項目,将直接予以淘汰。科技處、社科處負責對本次申報情況初次查重(學生也參與查重)。同時,如有人員超項,申報系統中的“是否超項”欄将會顯示“是”,點開後會有詳細提示,請申報人注意。如學校申報人的姓名有重名,或者學生和老師有重名,則要提供身份證複印件,并進行說明。
(四)附件材料和申報書一起裝訂,包括:附件清單(自己用word做一頁紙)、發表論文期刊封面、目錄頁及首頁、主持或參與的項目批文、專利證書、科學技術獎勵等(重點項目和創新平台開放基金項目需提供查新報告),順序與附件清單保持一緻。附件材料最多不要超過20頁。
(五)各類項目的研究開始時間統一為2019年10月,研究期限為3年。
(六)省“雙一流”學科所屬申報項目,各單位應在申報彙總表中注明,且項目組負責人及主要成員應為本學科成員。
六、聯系人與聯系方式
自然科學類:科技處計劃科,曾志前(綜合樓524)聯系電話58291080;
人文社科類:社科處項目與成果管理科,段斌(綜合樓518)聯系電話58290526。
科技處、社科處
2019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