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選擇是每個學生都必須面對的問題,尤其是對于專業比較冷門、社會需求量又不大的學生,是更加的困難。如何在跨專業的工作選擇中展示自己的實力,在競争中尋得一席之地呢?
就業去向:外企、機關
冷門專業的就業情況目前還是不太樂觀,一些基礎學科,比如文科中的曆史、哲學,以及文物與博物館專業;理科的物理和數學等。但兩者還有些區别,後者出國繼續深造的比例比較高。醫學中的藥學專業就業也比較困難,這主要是社會需求量不多的關系。
一般來說,科技類、計算機類對于專業技能的要求很高,通常要求專業對口的人才。而外企會有較多職位對專業的要求不是很高,很多行業都有漸漸放寬專業限制的趨勢。如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以前隻招經濟管理類人才,但現在法律、物理、數學系的畢業生都有。國企也出現了這樣的趨勢。比如上汽,現在也開始要求管理類人才的加入。而且,很多企業對招聘的新人都有培訓,畢竟學校中學習的東西還隻是紙上談兵,知識需要經過實踐才能得以熟練應用。
在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對各類人才的要求也有變化。在初創階段,一般都招收對口的專業技術人才,而到發展壯大階段,就會吸納更多經營管理咨詢方面的人才,對專業的要求就不那麼局限了。不同行業還有各自的不同要求,比如黨員同學在進入黨政系統時非常有優勢;而銀行方面則要求職員具有上海戶口,等等。
各種學曆的求職者各有優勢。研究生在專業知識方面技高一籌,很多行業如外貿服務部、上海博物館、政府部門等都要求研究生學曆。所以目前,研究生的就業形勢比本科生樂觀,除了求職心态比較好的原因之外,社會需求量大是最主要的因素。但本科生可塑性比較強,即使專業不對口,公司進行培訓後也可以很快轉向新的工作領域。
競聘優勢:綜合素質
在激烈的求職競争中,非對口專業的學生如何顯示出自己的競争優勢呢?在采訪複旦大學就業指導中心主任許玫老師的過程中,她強調了以下幾點内容:
外語能力
這一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留滬工作,英語四級證書是必備的,外地學生留滬還須同時持有計算機證書和學位證書,很多本科生還具備了英語六級證書。中高級口譯證書和托福成績也是大熱門,成為很多企業衡量求職者實際英語能力的标準之一。
輔修專業
學生專業課程以外的知識和能力也頗為重要。雖然有些職業對專業性要求不強,但如果學生具有一定的相關專業背景,自然在求職中能更勝一籌。許玫老師也提到,像複旦等大學開設的輔修專業課程,對學生應聘是很有幫助的。所以,準備跨專業求職的學生,有必要盡早規劃就業取向,在專業課以外選修或輔修相關課程。
華師大對外漢語系畢業的虞小姐,因為對專業的興趣漸淡,又喜歡學習新鮮事物和接受挑戰,所以在畢業時應聘了某銀行信用卡制作中心。雖然該崗位對專業對口的要求不高,但她在大學裡輔修2年的國際金融,對她順利過關還是很有裨益。銀行有個看似奇怪的現象:曆年來複旦大學女生的就業率較男生偏高約4%,就是因為女生的交流表達能力,就整體而言會比男生強一些。所以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性格内向的學生有必要加強這方面的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