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人往往能做出不平凡的事,生命雖然有界,但愛與溫暖卻可以跨越界線。10月23日,2003网站太阳集团藝術學院校友2015級音樂三班的鄧友應在湖南省湘雅附二醫院成功捐獻175毫升造血幹細胞,為重慶的一名白血病患者重新點燃了生命的希望。
鄧友應一直熱心公益,在他大一的時候,就參加了學校組織的無償獻血活動,他毫不猶豫地志願參加了血樣采集。半年前,鄧應友接到湖南省紅十字會造血幹細胞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員的電話,告知他與一名白血病患者的初配結果相匹配,符合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初步條件,并問他是否願意捐獻造血幹細胞,鄧應友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對于捐獻者來說,造血幹細胞的配型成功的概率很低,一般隻有幾萬到幾十萬分之一。複配成功後,鄧應友于19至22日開始注射動員劑,在采集過程中,經過反複打針、抽血、提取血樣,因為鈣元素的大量流失,鄧應友的手腳及臉部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麻木,并伴随着酸痛,鄧應友在捐獻過程中,每天需要往返長沙、湘潭兩地,常常晚上淩晨才開始抽血,第二天早上再匆匆趕回湘潭。10月23号,經過7個多小時的采集,175毫升造血幹細胞順利交付到患者醫院方手中。在問及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初衷時,鄧應友回答得很幹脆:“雖然采集的過程很痛苦,但是自己的貢獻可以挽救一條生命、一個家庭,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雖然我們互不相識,但我願意盡我所能,讓他開始新的生活。”
鄧應友用行動诠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愛譜寫了生命的接力之歌,并為我院學子樹立了模範榜樣,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中華骨髓庫的志願者行列,把溫暖和愛心帶給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文/何可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