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學動态

MENU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學生工作» 團學動态

“心頌 至美”第三屆齊白石大學生文化藝術節學術講座順利舉行

  • 12月6日19:30,以“體物之玄與中國繪畫——儒、釋、道思想對中國繪畫之影響”為主題的“心頌 至美”第三屆齊白石大學生文化藝術節學術講座于我校美術樓104會議室順利舉行。此次講座由我校藝術學院院長李毅松主持,《榮寶齋》月刊主編、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徐鼎一受邀出席并擔任主講人。本次藝術節獲獎代表、我校藝術學院學生到場聆聽,場内座無虛席。

    活動現場

    講座伊始,李毅松向觀衆們介紹了徐鼎一在文學與藝術領域的突出成就:著有多部詩集、鑒定專著和詩畫專著;他的美術評論、書法作品多次在各大報刊上發表;其繪畫作品也在比利時、意大利、俄羅斯等國參加展覽并攬獲多個獎項。“徐鼎一先生在我國書畫界處于舉重若輕的地位,具有很大的影響力。”李毅松評價道。

    主持人李毅松

    “我們應該如何精彩地度過短暫的人生呢?”徐鼎一以這樣一個簡短卻令人深思的問題為引,拉開了講座的序幕。他認為,中國畫是一種具有豐富内涵的文化形态,而儒、釋、道諸家思想又對它的文化内蘊和審美指向有着鮮明影響。“這次講座的意義不僅在于讨論諸家文化對繪畫的影響,更在于使大家在了解儒、釋、道文化的同時,清楚該如何規劃自己的人生。” 徐鼎一語重心長地對在場學生說道。

    主講人徐鼎一

    專心,是一種修行。徐鼎一認為,在對于人的素質要求上,無論是“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的佛學精神,還是“業精于勤,荒于嬉”的儒學思想,亦或是道家提倡的“修心”的生活方式,殊途同歸,皆是強調“專注”二字。何為專注?“就是走好腳下正在走的路。”徐鼎一如此解釋道。除此之外,他還通過列舉“孔子一心傳播儒學思想,創建儒家學派。”“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靜悟,最終修得正果。”等故事,激勵在場學生:“人生就像瀑布,由一個個小水滴組成,雖然水滴很小,但隻要專注,就會有收獲。”

    學生提問

    在互動環節,徐鼎一針對觀衆提出的有關儒、釋、道思想與繪畫創作結合的問題,給出了耐心且細緻的解答。他引經據典,侃侃而談,既引用先賢觀點,又列舉親身經曆的趣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風趣幽默的表達貼近時代、貼近生活,深深地吸引了在場學生,會議室内掌聲連連。

    合照

    “本屆齊白石大學生文化藝術節的規模、參賽作品質量等方面與往屆相比,有了明顯的進步。”李毅松感慨道。同時,他寄語新一代青年文藝創作者:“要将自己融入時代的浪潮之中,牢記使命擔當,關注生活,關注社會,用心靈體驗生活,用畫筆記錄時代。”

    新聞:昌金鳳 黃于淩/攝影:龍小明 張義萍

    排版:張雅雯

    責任編輯:席凱豔

    人物鍊接:

    徐鼎一,曾用名徐亢、徐玉國等。一九六七年六月生,重慶市雲陽人。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結業、北京大學中文系訪問學者。現為《榮寶齋》雜志執行主編兼編輯部主任、榮寶齋畫院教授、榮寶齋出版社社長助理、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共中央直屬機關書畫協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出版詩集《徐亢詩選》《重心》,鑒定專著《鑒識齊白石》《鑒識李可染》《中國畫名家作品真僞——李苦禅》《中國畫名家作品真僞——齊白石》《中國畫名家作品真僞——李可染》《徐鼎一說書畫》,詩畫專著《乙齋詩畫》等。所作國畫、詩歌、文章見刊于各種報刊,并入選多種選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