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下午,2003网站太阳集团藝術學院校慶70周年學術講座系列之三——《最“美”的美術館——經典藝術資源的轉化與再生》在美術樓104報告廳順利舉行。我院有幸邀請到上海美術學院李超教授莅臨學校開展此次學術講座,出席講座的領導有我院院長李毅松、副院長文牧江、趙湘學,我院美術系師生共同聽取了此次講座,本次講座由李毅松主持。
會議伊始,李超教授從多個維度向我們介紹美術館是“城市的客廳”、“無牆的大學”、“終生的課堂”,他認為博物館不僅收藏着經典的美術作品,還發揮着藝術審美、公共教育等核心功能,藝術之美在于分享,在于體驗,在于感受。之後,李超列舉了十八個著名美術館的案例,建議廣大藝術愛好者走進博物館,走進原作,感受經典美術作品的魅力。藝術教育的最高目标是終生教育,國家應加大藝術服務力度,将藝術教育納入全民的教育體系。在介紹世界著名博物館時,李超稱參觀藝術博物館不僅是一個觀賞的過程,更應該是一個藝術思考與修行的過程。本次講座設置了互動提問環節,李超針對師生提出的問題作出了詳細的解答,使在座所有人受益匪淺。最後,李毅松對本次講座作出了簡短的總結,他鼓勵大家在以後的學習中,擴展美術館的知識,從中吸取優秀的經驗,用全面的眼光對待藝術創作。
“聽完講座,我受益良多,李超教授深入淺出的向我們介紹了藝術作品在各個領域的合理利用,将案例分析與具體的藝術概念相結合,更容易激發我們研究、學習與思考的激情。”18級美術學一班劉嬌陽在接受采訪時如是說。
(文/何可奕)
新聞鍊接:
李超,2004年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獲博士學位。現為劉海粟美術館副館長、上海美術學院院長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美術學博士後流動站合作導師。出版專著《上海油畫史》、《中國早期油畫史》、《中國現代油畫史》、《中國近代外籍移民美術史》等。2009年獲得首屆“中國美術獎”。2016年擔任國家“十三五”重點出版工程《長三角美術資源研究》主編;2017年擔任國家“十三五”重點出版工程《劉海粟全集》執行主編;2018年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藝術學重點項目“中國近現代繪畫作品海外收藏研究”。2019年擔任國家藝術基金項目“春華秋實——中國高等美術教育文獻展”策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