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19:30,中南大學建築與藝術學院院長趙小平教授莅臨我院在美術樓104學術報告廳作了一場“歌唱藝術研究”的講座,我院音樂系部分師生共同聆聽了此次講座,講座由副院長熊曉輝主持。
趙小平首先從“歌唱”一詞分析,他認為“歌”字在“唱”字之前,所以一首歌曲最首先的是要先體現它的情感,從而用情感帶動呼吸。在呼吸這一方面上他巧妙地運用了嬰兒哭泣的事例,向我們形象解釋了在歌唱中呼吸運用腹部最貼近于我們的發聲,借用吹蠟燭火苗來表達歌唱是講究流動的,需要控制均勻。其次,他認為在歌唱中咬字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中文歌曲,相較于意大利歌曲的咬字是比較困難的,特别需要注意歸韻以及位置的統一。随後他還講到了在歌唱時姿态的要求,形象氣質也是樂曲的表現。最後它提出了重要的建議要加強自身音樂修養,加強自身對音樂的審美,學會選材。
趙小平教授用他惟妙惟肖的模仿與輕松幽默的話語營造了一個愉悅的氛圍。他根據自身從教幾十年所得經驗,認為歌唱藝術首先是聲音情感,其次是歌唱技巧,最後是歌曲審美。講座中,到場師生踴躍提問,教授紛紛給予了悉心的指導和幫助,有針對性地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意見與正确的演唱方法。
通過本次講座,我院師生産生了強烈的共鳴,對聲樂演唱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與理解,紛紛表示聆聽講座後受益匪淺,将在今後的學習與研究中好好琢磨,消化吸收。
(文/曾慧芬 圖/蔣浍榮)
新聞鍊接:趙小平,教授、博士生導師、音樂學科學術帶頭人,中南大學建築與藝術學院院長。主要研究方向:聲樂表演、藝術學理論、藝術哲學。
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湖南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湖南省音協聲樂藝術學會會長、新加坡南方藝術研究會音樂藝術顧問。曾應邀出訪波蘭、德國、法國、新加坡等國家演出,2008年在新加坡維多利亞音樂廳成功舉辦個人音樂會,受到當地音樂界的好評。
趙小平教授在國内外各類聲樂大賽中多次獲獎,如:2001年獲首屆中國音樂“金鐘獎”新時期中國藝術歌曲演唱比賽優秀獎等。從教35年來,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專業教師與表演人才。多次應邀參加國家級、省級大型文藝晚會,擔任獨唱,并多次受邀擔任國家級、省級專業聲樂比賽評委。主持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藝術學項目“湖湘傳統音樂史研究”、湖南省哲學社會學科項目“湖湘傳統音樂文化史研究”等多項課題。發表重要論文20餘篇。其中多篇被CSSCI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