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9日上午在美術樓104報告廳,舉辦了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之傳統紙影專題講座。在活動正式開始之前,老師和同學們紛紛協助非遺傳承人布置場地,為的是讓大家能夠更好地享受這場特别的非遺盛宴。
藝術學院副院長趙湘學作為本次講座的主持人,向大家詳細地介紹了來自湘潭市雨湖區響塘鄉“影子戲”南派代表——湘潭皮影傳承人吳升平老先生和其孫子吳淵老師這兩位重量級嘉賓。
吳升平老先生是湖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吳氏紙影第20代傳人,是湘潭市首屆文化名人、紙影戲民間藝人代表。僅一塊白幕布、一張方桌、一盞明燈,再加上些許竹闆便搭成了一個小舞台。吳升平老先生在現場親自為同學們表演了一場扣人心弦的影子戲,一人兩手操控多角,讓人不禁拍手稱絕!
吳淵老師則與同學們分享了影戲的起源、發展。湖南有句俗語,“浏陽的鞭子,河西的班子”,清朝中後期,影戲表演的風俗盛行一時。湘潭紙影的曆史則最早可以追溯至元朝至元年間(公元1271~1294年),傳承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時間。目前吳升平老先生和吳淵老師通過文藝演出、校園展演、對外文化交流、電視節目推廣等多種形式,将紙影戲這一非遺文化帶進大家的生活。
吳淵老師通過講述傳統紙影的造型特征以及不同流派皮影的風格、材質與工藝,讓同學們了解到這兩種藝術形式之間異同。随後,為大家介紹了傳統紙影制作的工藝--雙雕、上膠、單雕(第二次镂空)、填色(将镂空處填上顔色)、罩油、組合、上杆、畫臉,并帶領同學們親身體驗紙影戲表演,教授同學們“吹鼻子瞪眼”以及"摘帽子"的技巧,現場氣氛熱鬧非凡,同學們都笑得不亦樂乎。
整場講座妙趣橫生,台下的人聽的也興趣盎然。趙院長對吳淵老師今天的精彩講演予以極大的贊賞,着重強調了"文化自信"。豐富的圖文讓大家了解到了紙影的曆史及造型特點,現代紙影的傳播和交流則讓大家看到了非遺傳統文化的蓬勃的生命力。
最後,十分感謝吳升平老先生和吳淵老師的精彩分享,通過幾個小時的學習,同學們感受到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并對傳統非遺文化的保護和傳承有了更深刻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