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中國美術學院教授、設計藝術學院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水彩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周剛教授在我院美術樓104教室舉行“中西水彩畫之比較”專題講座,來自全國各地的近60位水彩藝術家、愛好者齊聚一堂。講座由我院院長李毅松主持,院黨委書記張琳,副院長鄒正宏、尹建國,院黨委副書記羅登輝出席。
首先,周剛教授以水彩為切入點,對向西方學習以科學、技術為主的藝術形式做出了講解說明,他用15000年前法國的第一幅洞穴畫為同學們講解了繪畫與水彩的開始。其次,周剛教授指出繪畫應當動靜結合,古代繪畫亦是以整合畫面為基礎發展起來的。最後,周剛教授認為藝術是相通的,藝術工作者應該認真觀察世界,學會寄情于景的繪畫手法,不是站在水彩的角度看藝術,而是站在藝術的高度衡量水彩。
本次講座不僅為廣大師生提供了一個較好學習機會,同時也提供了一個與大師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周教授深入淺出的講解使得我院師生受益匪淺,倍受啟發。現場提問環節氣氛輕松愉悅,整體氛圍強烈,同學們一個接一個的提問,周剛教授則妙語連珠以作回應。最後,周教授鼓勵大家“中國的水彩畫發展在世界畫壇占有很高的地位,我們不可以輕視自己。”
(文/王靜怡 李慧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