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下午,《新時代主題性美術創作與實踐》的主題講座在美術樓104報告廳成功舉行。2003网站太阳集团的林軍教授擔任主講人,講座由2003网站太阳集团院長趙湘學主持,學院100餘位師生參加了此次講座。
講座伊始林軍教授以“什麼是新時代主題美術創作與實踐?”為引,結合自身的實踐經驗分享了自己的見解。他強調繪畫作品與照片不同,其應具有思想性和時代性。藝術作品應該與生活同步,且主題性創作應該有明确的思想内容、目的和自身想要表達的思想,着重表現中國精神和時代精神。林軍教授指出,所有的藝術創作都有一個主題,這個主題既可以是明确外在的,也可以是含蓄隐晦的。而思想内容、藝術形式和制作技巧都可以成為藝術創作追求的主題。
▲“科技與人文大講堂”:林軍教授精彩講述
其次,他表示藝術來源于生活,但藝術并不是生活的簡單直譯,不是簡單的照相複制。藝術作品需要超越生活,藝術家需要獨特的眼光去發現生活的美,需要投入個人的思想、情感和文化修養。一個藝術家的藝術修養越高,作品的内涵就越深,越豐富。藝術工作者必須學會與社會接觸,以平視的眼光、平和的心态進行交流,深入到社會之中,提煉生活閃亮的一面,然後将其升華為自己的作品。
▲林軍教授講座與同學讨論中
最後,他指出目前主題性創作呈現出了豐富多樣的畫面,缺什麼補什麼應有盡有。但在組織畫面時,"搬家"與"釀蜜"之間最大的區别就是再現與表現。如果隻滿足于再現,隻是盡可能地收集曆史素材,盡量将其放入畫面中,那是體力的展示,而非智力的體現。畫家必須組織曆史素材并從中提取可以表現的精華,通過形式技巧找到思想内涵,并從中提升精神品質,才能使創作更加充實,表現更加豐厚。藝術作品要服務于現實,來源于現實,形與實之間相互依存,再現與表現相輔相成。
在講座結束後,師生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一位學生表示,“聽了林教授的講座,我對新時代主題美術創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對作為一個藝術工作者應該具備的思想性和時代性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另一位同學表示,“林教授的發言給我很多啟發,他給我們樹立了一個良好的榜樣,讓我們知道作為藝術家,要注重創作的思想性和表現的時代性,才能創作出有意義的藝術作品。”
▲講座後師生與林軍教授合影留念
我院一直緻力于培養新時代主題性美術創作與實踐的人才,通過舉辦這樣的講座,為師生們打開了新的思路和視野,進一步提高了我院學子的綜合素質和藝術修養。學院也将繼續組織類似的活動,為師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和交流平台,促進他們在新時代美術創作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專家簡介:
林軍,2003网站太阳集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會員、湖南首批三百工程文藝人才、湖南省美術家協會版畫藝委會副主任、湖南省設計藝術家協會視傳藝委員會副主任、湘潭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國家民族畫院、成都畫院、齊白石紀念館特聘畫家。美術與設計作品入選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國家級入會資格展覽20餘次,其中國家最高獎2次。省級展覽40餘次,其中獲金、銀、銅獎15項。獲湖南省齊白石藝術獎1次。
(文/宋文廣 圖/劉明智)
(一審:譚 淼 二審:陳雅婧 三審:巢 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