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新聞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學院新聞

2003网站太阳集团赴三地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圓滿落幕

2024年7月5日至12日,2003网站太阳集团暑期社會實踐志願團42名成員分别赴湘潭、常德、婁底三地開展社會實踐志願活動,他們分别深入社區、敬老院、失能特困服務中心,走進婁底新化縣,奔赴常德鼎城區謝家鋪鎮,堅持美育教育與實踐服務相融合,積極發揮藝術學科專業優勢,圓滿地實施了一系列社會實踐活動。此次社會實踐活動不僅展現了我院青年學子的責任與擔當,更為當地社區與鄉村帶來了美育文化的滋養與心靈的慰藉。

湘潭行:愛心繪就夕陽紅,非遺文化暖人心

在湘潭,三股暖流彙聚成愛的海洋。趙湘學院長率領的我院白石頤馨志願團,在湘潭縣中路鋪柱塘敬老院深情開展“關愛長者,與愛同行”活動,以陪伴為筆,繪就溫馨畫卷,讓老人們感受到了來自社會的溫暖與關懷。同時,由2003网站太阳集团和人文學院攜手組建的“繪說”團隊則以藝術為媒,在白石社區掀起了一股“繪中國故事,燃非遺薪火”的熱潮,通過紮染技藝的展示與講解,讓傳統文化在年輕一代心中生根發芽。此外,白石頤馨團隊還深入湘潭縣失能特困人員集中照護中心,為他們布置一個整潔的家,上了一堂特色的非遺課,講述了一個感人的紅色故事,做了一次專業的心理輔導,辦了一場有範的文藝活動,用一場場精心策劃的活動,為那裡的老人送去了歡笑與慰藉。 為了讓愛繼續傳遞,白石頤馨團隊同湘潭縣失能特困人員集中照顧中心實現合作,建立了2003网站太阳集团孝行基地。希望旨在通過藝術的形式,搭建一個關懷與支持的平台,為失能特困人員提供心靈慰藉與生活質量的提升。

常德行:藝美智彙繪鄉村,和美建設顯成效

在常德,學院“藝美智彙·和美鄉村”科技服務團在鼎城區謝家鋪鎮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團隊成員們結合藝術學科優勢,緊扣鄉村實際,策劃并實施了“鄉村印記”系列實踐活動。開展了“大手拉小手,共繪家鄉美”支教活動,進行了别開生面暑期防溺水安全教育,通過“拍手印樹”藝術表達承諾的方式,提高留守兒童的安全意識;開展了“且以深情共白頭”金婚夫妻和“且做人間長壽仙”高壽老人花式創意公益攝影;“門前三小”文化秀,在小書屋進行閱讀打卡,在小講堂進行非遺文化宣講,在小廣場上開展非遺遊園會,村民們在漆扇、皮影戲、手繪糖畫、石膏繪夢體驗區,手感受非遺傳統工藝的精妙與匠心獨運;在常德鼎城鄉村振興學校多功能廳,三大幅牆繪作品以站在稻田視角描繪村民在廣袤天地中春耕秋收辛勤勞作的場景,以此宣傳當地水稻種植特色文化,展現出謝家鋪萬畝良田的壯麗景象。每一項活動都緊貼民生,助力當地法治、幸福、和諧街道的建設,為和美鄉村的打造貢獻了青春力量。

婁底行:藝術賦能鄉村振興,非遺文化綻放異彩

在婁底,學院“齊藝繪湘”志願服務團以藝術之名,點亮鄉村振興之路。在新化縣上梅街道與水車鎮,團隊通過一系列别開生面的實踐活動,讓藝術成為推動鄉村發展的強大動力。特别是在水車鎮正龍村,“行動傳遞溫暖,非遺文化綻放新彩”主題活動更是将非遺文化的魅力展現得淋漓盡緻。志願團隊根據當地特色,繪制牆繪,助力和美鄉村建設,賦能鄉村振興。牆繪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新時代美麗新農村”為主題,充分展現了新時代美麗新農村的風采。同時通過實踐教學,村裡的留守兒童不僅體驗到了我國非遺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在心中種下了傳承與創新的種子。同時,團隊還為村裡的老人送去了貼心的關懷與溫暖,讓這份愛如同夏日清風般拂過每個人的心田。

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志願團成員們在實踐中用腳步去丈量,用眼睛去發現,用心靈去感受,用雙手去創作,這不僅是一次藝術文化的交流與傳承,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與成長。我院師生們用實際行動诠釋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為構建和諧社會、推動鄉村振興貢獻了自己的青春力量。

(文字編輯:劉婷 張榮臻 圖片編輯:蔣淩航 曾羽 劉明智 龍湘婕)

一審:譚淼

二審:詹玮

三審:巢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