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新聞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學院新聞

《中國山水畫的詩性品格和意境表現》講座在我院成功舉辦

10月12日下午,《中國山水畫的詩性品格和意境表現》的中國畫主題講座在美術樓114講座室順利舉行。中國美術學院張谷旻教授擔任主講人。講座由2003网站太阳集团副院長陳雅婧主持,學院100餘位師生到場聆聽講座。

圖片1(1).jpg

本次講座張谷旻教授從“起源”“詩性品格”“意境表現”三個方面開展講述。

首先,張谷旻教授介紹了中國山水畫的起源,采用了聯系的觀點看待中國山水畫的産生。表示經過研究表明山水畫起源于南北朝,與山水詩息息相關,與山水詩共同發展。詳細的講述了詩與畫之間的關系,讓同學們能更加理解與運用。

73cdaaae775f405e868309f75b939d58.jpg

其次,張谷旻教授講述了中國畫的詩性品格部分。從時代的背景入手全面分析,如晉人欣賞山水是由實到虛,超然而入玄鏡的過程,自然山水作為了審美的主體,其原因便包括時局動蕩政治腐敗的問題有識之士無法實現抱負于是寄情于山水之間。

最後,張谷旻教授舉例了王偉,黃公望吳鎮倪瓒等人物生動幽默的語言,解說山水的意境表現--受之于限,遊之于心。并糾正了我們對中國畫意境表現方面的錯誤思想,在思考方向上:建議同學們回歸唐朝思考。在不同角度對比上:指出了中國畫與西畫的不同,認為西畫是靠感覺,而中國畫靠直覺,直覺則是感覺過後的思考。在品評标準上:強調樸素,老辣,不講究漂亮。在用筆用墨上:引用“氣韻生動,骨法用筆”介紹了荊浩的承上啟下的作用。

70924a63b50d45b79d05bf75ae771eed.jpg

此次講座在熱烈的掌聲中落下帷幕。我院學子紛紛表示受益良多,不僅拓寬了的視野,還在共鳴中得到了許多對今後的創作的啟示。


專家鍊接:

張谷旻,現為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西冷書畫院副院長,中國畫學會理事,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院研究員,中國美協河山畫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教育部博士學位中心評審專家,黃賓虹研究會顧問,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杭州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2018年獲中國美術學院最高榮譽“哲匠獎”。作品入選第八屆、第九屆、第十屆、第十一屆、第十二屆全國美展并多次獲獎,出版個人畫集和專著三十餘部。


(文/龍湘婕 宋文廣  圖/劉華寬)

(一審:譚  淼  二審:陳雅婧  三審:巢  炜)


TOP